樓道/車庫壁掛式充電樁:安全合規安裝全流程
電表容量檢測:充電樁對電力供應有一定要求,需提前確認自家電表容量是否滿足需求。一般來說,7kW 的充電樁需要至少 40A 的電表,11kW 充電樁則對應 63A 電表 。可查看電表銘牌上的標注(如 5 (60) A,表示額定電流 5A,電流 60A),或聯系當地供電部門協助檢測。若電表容量不足,需向供電部門申請擴容,避免因電力負荷過大導致跳閘甚至火災風險。
線路負載評估:除電表容量外,還需評估從電表到安裝位置的線路負載能力。老舊小區的線路可能因使用年限較長,存在線徑過細、老化等問題,無法承受充電樁的大功率用電。可請專業電工檢查線路規格,7kW 充電樁建議使用不低于 6 平方毫米的銅芯電纜,11kW 充電樁則需 10 平方毫米電纜 。若線路不符合要求,需更換合適線纜,用電安全。
三相電與單相電判斷:根據充電樁功率需求,確認家庭供電類型。220V 單相電可滿足 7kW 充電樁使用,而 11kW 及以上功率充電樁通常需要 380V 三相電。若計劃安裝高功率充電樁,但家中為單相電,需向供電部門申請三相電改造,該過程可能涉及一定費用與審批流程,需提前規劃。
安裝位置選擇
車庫場景:優先選擇靠近車位的墻面,距離車輛充電口不宜過遠,避免線纜過長拖地引發絆倒風險或磨損。同時,要安裝位置上方無水管、通風管道等設施,防止漏水、冷凝水對充電樁造成損害。
樓道場景:若在樓道安裝,需選擇寬敞、無障礙物遮擋的墻面,且不能影響消防通道通行。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》規定,消防通道寬度不得小于 4 米,充電樁安裝后需保證該距離 。此外,應遠離燃氣管道、配電箱等危險區域,保持至少 1 米以上安全距離。
墻面承重檢測:充電樁需固定在承重墻上,以保證穩固性。可用專業墻體探測儀檢測墻面材質與內部結構,混凝土墻、實心磚墻適合安裝;空心磚墻、石膏板墻等非承重墻需加裝輔助支架或轉換板,增強承重能力。若無法自行判斷,建議咨詢專業施工人員。
環境條件評估:考慮安裝位置的環境因素,如是否露天、有無積水風險等。若在戶外樓道或車庫安裝,需選擇具備防水防塵功能的充電樁,防護等級至少達到 IP54,防止雨水、灰塵侵入內部電路。同時,避免陽光直射、高溫或潮濕環境,必要時加裝防護箱。
物業 / 業委會審批:安裝充電樁需獲得物業或業委會同意,這是合法安裝的關鍵一步。提前準備好購車證明、充電樁技術參數(如功率、尺寸、安全認證等)、安裝位置平面圖等材料,向物業提交安裝申請。溝通時,可向物業說明充電樁的安全防護措施,如過載保護、漏電保護等,打消其對安全問題的顧慮。若物業以電力負荷不足、存在安全隱患等理由拒絕,可要求其出具書面說明,并向當地居委會或住建部門反映,尋求協調解決。
電力部門報裝:在獲得物業同意后,通過 “網上國網” APP 或前往當地供電營業廳提交用電報裝申請。申請時需提供身份證、固定車位產權證明或租賃合同、物業同意書等材料。供電部門會安排工作人員進行現場勘查,確定供電方案,并在符合條件的情況下,安裝獨立電表,實現充電樁用電單獨計量,便于后續電費結算。
其他手續(如有必要):部分地區或小區對充電樁安裝有要求,如需進行消防備案、環境評估等。可提前咨詢當地相關部門,了解具體規定,按要求辦理手續,安裝全程合法合規。
核心設備:選擇符合國家標準且通過 3C 認證的充電樁,根據車輛充電需求與家庭電力條件確定功率與類型。同時,配套購買質量可靠的充電槍、充電線纜,線纜長度滿足安裝位置與車輛充電口的距離需求。
輔助材料:準備膨脹螺絲、PVC 線槽或線管、接線端子、絕緣膠帶等輔助材料。PVC 線槽用于明線敷設,保護線纜免受磨損;線管適用于暗線預埋,使線路更美觀且安全。
安裝工具:必備電鉆、扳手、螺絲刀、測電筆、萬用表等工具。電鉆用于墻面打孔,測電筆與萬用表用于檢測電路通斷與電壓,安裝過程安全。
充電樁定位與固定
使用水平儀在墻面標記充電樁安裝位置,其水平、垂直,避免傾斜影響使用。
根據充電樁背板螺絲孔位置,用電鉆打孔,孔徑與深度需匹配膨脹螺絲規格。將膨脹螺絲敲入孔中,然后將充電樁背板固定在墻上,使用扳手擰緊螺絲,充電樁牢固不晃動。安裝后,可懸掛重物測試其承重能力,若無異常方可進行下一步。
線路敷設
明線敷設:將線纜穿入 PVC 線槽,使用卡扣固定線槽于墻面,線槽平整、無彎折。線槽走向應盡量沿墻角、邊緣布置,避免橫跨通道,影響通行。
暗線敷設:在墻面或地面開槽,深度與寬度需滿足線管敷設要求。將線纜穿入線管后,埋入槽內,使用水泥砂漿填充固定。暗線敷設需提前規劃線路走向,避免與水管、燃氣管道交叉,安全。
電路連接
連接前務必斷開電表總閘,無電操作,防止觸電事故。使用測電筆檢測線路無電后,將充電樁火線(L)、零線(N)、地線(PE)對應接入電表出線端。接線時,需將線頭剝去適當長度絕緣皮,使用接線端子壓緊,連接牢固,并用絕緣膠帶包裹,防止漏電。
地線連接尤為重要,良好的接地可有效避免漏電引發的觸電風險。若安裝位置附近無現成接地裝置,需自行制作或安裝接地,接地電阻應小于 4Ω。可通過萬用表測量接地電阻,若不達標,需調整接地或增加降阻劑,直至符合要求。
充電槍與控制盒安裝:將充電槍固定在充電樁上,插拔順暢,無松動。若充電樁配有控制盒,按照說明書安裝在合適位置,并連接相關線路。安裝完成后,檢查連接部位是否牢固,有無裸露線頭。
漏電保護裝置安裝:在充電樁電路中加裝漏電保護開關,其額定電流需與充電樁功率匹配,一般 7kW 充電樁選擇 32A 漏電保護開關,11kW 充電樁選擇 63A 。漏電保護開關可在發生漏電時,0.1 秒內迅速切斷電源,保障人身與設備安全。
過載保護與短路保護:充電樁內部通常已內置過載、短路保護模塊,但為進一步加強防護,可在電表出線端加裝熔斷器或空氣開關。當電路電流超過額定值或發生短路時,熔斷器熔斷或空氣開關跳閘,切斷電路,防止線路過熱引發火災。
防雷裝置(戶外安裝):若充電樁安裝在戶外,需加裝防雷裝置,如浪涌保護器。將浪涌保護器安裝在電路中,可有效抑制雷電過電壓,保護充電樁免受雷擊損壞。
檢查充電樁外觀是否完好,無劃痕、變形或損壞。查看充電槍線纜外皮是否破損,插頭連接是否緊密。
檢查線路敷設是否規范,線槽或線管固定牢固,無松動、脫落現象。明線敷設應橫平豎直,暗線敷設表面應平整,無凸起或凹陷。
檢查接線端子是否牢固,絕緣膠帶包裹嚴密,無裸露帶電部分。
使用萬用表測量電路電壓,確認電壓值符合充電樁額定電壓要求(220V 或 380V),誤差范圍在 ±10% 以內 。
測試漏電保護開關功能,按下試驗按鈕,開關應迅速跳閘;復位后,電路應恢復正常供電。
進行空載通電測試,閉合電表總閘,觀察充電樁指示燈是否正常亮起,顯示屏(如有)是否顯示正常信息,無報錯代碼。
將充電槍插入車輛充電口,啟動充電,觀察充電樁與車輛是否正常握手通信,充電電流、電壓是否穩定在正常范圍內。
測試充電過程中的各項功能,如定時充電、遠程控制啟停(若支持)等,功能正常。
充電結束后,檢查充電樁與車輛連接處是否發熱異常,線纜表面溫度應與環境溫度相近,無發燙現象。
充電樁安裝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與規范,如《電動汽車分散充電設施工程技術標準》(GB/T 51313) 。
安全防護裝置齊全且功能正常,漏電保護、過載保護、短路保護等均能有效動作。
充電樁運行穩定,充電功能正常,各項參數顯示準確,無故障報警。
日常檢查:定期(每月至少一次)檢查充電樁外觀、線路及連接部位,查看是否有松動、老化、破損等情況。檢查充電槍插頭是否清潔,無異物堵塞。
清潔保養:使用干燥的軟布擦拭充電樁表面,去除灰塵與污漬。避免使用腐蝕性清潔劑,防止損壞外殼材質。若充電樁安裝在戶外,雨后需及時清理表面積水,防止滲入內部。
定期檢測:每年邀請專業電工對充電樁進行檢測,包括電氣性能測試、接地電阻測量等,各項指標符合安全標準。
故障處理:若發現充電樁出現故障,如無法啟動、充電中斷、報錯等,應立即停止使用,并聯系廠家售后服務或專業維修人員處理。切勿自行拆卸維修,以免發生危險。